学校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学校文件 > 正文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落实我校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浙江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通识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不断提升现代化应用型大学办学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我校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建设规划。

一、通识教育建设和发展现状

(一)主要建设和发展成效

1.具有较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设置模块化通识课程,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2003级开始,学校提出了明确的通识课程学分和课程修读要求,现行培养方案规定了必修通识课程10类约60学分,选修通识课程9个课程群共10学分,各类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毕业学分的三分之一以上。

2.形成有效的第二课堂制度保障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互相促进,形成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通过各类第二课堂获得3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方能毕业”,学校通过开设创新性开放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建立“听讲座获取学分”制度、实施“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等,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第二课堂学习机会,满足学生的多样性发展需求,学生学习成果丰硕。

3.构建沉浸式的通专融合教育氛围

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中,推进全过程育人。每个专业(含大类)开设专业导论课、新生研讨课,采用多人分段讲授的方式,将学科发展中的社会、科学、人文精神等因素通跨融合。通过立项课程思政项目,推进课程思政,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引入校外优质MOOC资源,弥补课程资源不足。广泛实施外语教学四延伸、体育俱乐部制、绿色校园行动计划、素质训练营、科技创新俱乐部、经典阅读等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

4.开展多元化的人文素质内涵建设

多种形式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推进内涵建设。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建立诚信档案、考试和荣誉制度,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打造“最诚信大学”。建立融“兴趣激发、专业结合、创新驱动、实战助阵、文化支撑”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深化“五百工程”,举办各类校园论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通识教育特色需进一步凸显。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区别不明显,与应用型办学定位,特别与浙商精神、工匠精神、诚信品质培养等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进一步梳理我校通识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立足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突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我省文化特色和我校发展定位,做大做强具有我校特色的通识教育。

2.通识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割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内涵不深入。通识课程系统化、体系化不够,缺乏美育、劳动类通识课程,学生选课随意性较大,缺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进学术成果融入课堂,提升课程内涵。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建设品牌系列通识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识教育师资需进一步充足。通识教育师资的团队化建设不够,缺少名师名课,课堂教学活力不足。需加强培育,大力建设课程团队,打造通识教育教学名师、思政星课堂、名师工作坊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组织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4.多元平台与通识教育融合需进一步紧密。通识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融合度还不够高。需着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各类活动,为通识教育“铸魂”。在设计各类活动时,不仅要增强课外实践、各类主题讲座的数量和内涵,更需加强人文素质氛围营造,进一步完善文化育人体系。

二、通识教育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总任务,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我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国际化”办学特色,服务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体系,明确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方法、评测体系、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与交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素养和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养,教育学生爱国、崇德、明理、修身。

2. 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激励学生励志、尚用、求真、创新。

3. 坚持服务社会,满足需求。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满意度。

4. 坚持通跨融合,特色发展。注重通识教育和跨学科专业教育的融合,健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建设一批新工科、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通识课程,注重文化传承,养成诚信品质、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提升创新创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坚持成果导向,持续改进。课程设置基于OBE理念,加强课程目标实现达成度考评,持续改进,动态调整完善。推进互联网+课堂通识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三、通识教育建设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提高对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认识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人才的分类培养,对于推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应用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既不同于传统研究性、综合性大学,又不同于职业院校。全校上下应积极探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应用型大学需要怎样的通识教育,怎样构建符合我校办学传统、凸显我校办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核心素质与特色发展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育人的关系,课程建设与教师能力的关系,立足地方与国际视野的关系。不断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为基石的通识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四为服务”的能力与自觉。

(二)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1.完善“2+X”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1)公共通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构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类、外语类、数理基础类、信息技术基础类、工程技术基础类、文化素质类、创新创业类、体育军事类、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类、通用类实践等人才发展必须及统一要求的课程。此类课程应针对课程和专业的不同特点,开展分层或分类教学。

2)核心通识。围绕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要求,除大学语文和论语导读两门核心必修通识课程外,在自然科学拓展、工程技术拓展、外语拓展、人文素质拓展、创新创业与法律、经济与管理、国际交流、艺术与美学、体育与心理健康9大类领域中努力打造核心通识课程,促进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

3)X通识。围绕应用型人才的个性特色发展,构筑各类特色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教育,如:人才培养特色班、新生研讨课、听讲座换学分、学分制社团、校外MOOC等,满足不同人才成长的需求。

2.课程内容建设

提升我校公共通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以模块化设置的每一类课程所在团队要深入调研,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不断凝练教学特色。思政类课程要成为我校的卓越通识类课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灵,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数理基础类课程要结合专业实际需求,在满足专业学习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理推理能力;外语类课程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专业表达,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素质类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交流,提升自我认识并服务社会的能力;体育类课程训练学生掌握一种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提升拼搏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着力建设核心通识课程。全面评估提升现有通识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以“一院一课”形式推出具有学科背景的通识课程,以“浙江文化”、“创新创业”、“国际素养”、“科技伦理”、“生态环境”、“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文史经典”等为主题打造系列核心通识课程。

严格X类课程的评审和考核。设立特色班课程、新生研讨课等课程或专项建设时,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明确项目建设目标,严格评审标准,注重过程检查评价,加强建设成效考评,动态调整。积极引进优质MOOC,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

建设基于OBE理念的标准化课程。课程建设坚持专业认证标准,明确每门课程对实现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明确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加强目标达成度考评,做好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

3.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互联网+课堂。课堂教学突出针对性和时代性,积极探索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情景式、翻转课堂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过程化考核;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配合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开展SPOC、MOOC课程建设,实施在线教学模式的改革,五年内,30%的通识课程能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完成课程网站建设、教学案例集、电子课件、习题集等教学资源建设,实现80%课程网络化和信息化;不断探索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实践教学项目;开展优质通识课堂和优秀通识课程的评定,实施优课优酬;开展教学研究,积极申请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培育和申报教学成果奖。开展网络自主学习,利用手机APP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4.课程教材建设

开展通识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立项出版3-5部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项目;结合企业需求,开展企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立项出版3-5部企业合作精品教材。

(三)创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

实现通识教育全覆盖。一是覆盖全体学生,包括本科、硕士、来华留学生;二是覆盖全部培养过程,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做到四年不断线;三是覆盖全体教师,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每个教师都有进行通识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做到“五结合一融通”: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实现学术上的“融通”,即跨学科的学习研究、学术传承和学术创新;能力与素质上的“汇通”,即思与行的统一;人格上的“通达”,即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兼顾。

2.课堂教学与经典阅读结合。承担课堂教学的教师应精选一定量的中西方经典作品,开展报告、辩论、演讲等形式落实阅读效果,提升学生哲学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外文和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教师教学与书院指导结合。凸显书院制培养特色,填补课堂教学缺口。教师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完善教学,书院在课外学习、生活指导上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结合。积极实施“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改造传统课堂,重视过程化考核,增强课程的教学实效。

5.理论教学与实践调研结合。通过实习实践,将通识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框架建立在一个多元立体维度之上,内维应与大学精神、学校文化互动,外维应与地方、民族、国家的特质文化交互影响。

6.创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通机制在通识教育的整体框架下,通过整合第一、第二课堂,营造沉浸式育人氛围。

(四)加强通识教育师资与团队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目标和学科发展需求,建成一支政治素质好、师德师风高尚、关爱学生成长、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和研究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建成3-5个名师工作室,3-5支不同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学团队,培养1-2个省级教学名师,新增1-2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实施青年教师“双证入教”,进一步推进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改进和完善校“卓越教学奖”、“优秀主讲教师”等荣誉评选,提高教师乐教爱教积极性。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培养,五年内形成100名“专兼结合、双师双能、成果丰硕”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五)构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平台

进一步推进诚信教育体系建设。促进理念、形式和管理的创新,完善融诚信教育教学机制、诚信实践检验机制、诚信制度保障机制为一体的“三位一体”诚信教育体系,努力建设“最诚信校园”。

进一步推进实践创新体系建设。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建设,通过开设开放性实验,完善两个实践学期教学组织,组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进一步推进社团文化体系建设。深化社团改革,大力推行社团注册制、挂靠制、星级制、学分制、导师制,选优社团指导导师,丰富社团活动,鼓励学生选课和进行学分替换。

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校院联动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各学院推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各类专家学者举办各种论坛、讲堂,与青年学生谈理想、谈人生、谈哲学、谈文史、谈艺术、,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保障措施

通识教育是我校本科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知识学习的广泛性和融合性,重在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人格养成,即“学以成人”。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中30%的占比,更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协调步伐,确保通识教育建设和发展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一)政治和思想保障

强化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考评、师德监督和保障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及评优评奖中实行师德考核,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者予以优先考虑,失德失范者一票否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健全教师互评机制、学生评教机制,将师德表现、课程思政相关要求融入评价体系。健全领导听课制度及教学督导机制等,建立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努力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科处、人事处、藩金莲传媒免费入口网页版、科研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共同推动我校通识教育的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多元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承担公共通识的各学院(部、中心)要认真调研,结合学科专业的实际需求,深化内涵建设,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教师能力提升和团队建设,打造“名师名课”的公共基础课程。承担核心通识建设任务的各二级学院要认真梳理本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注重跨学科专业融合,打造“一院一课”的核心通识课程,凸显我校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

(三)政策保障

获得省级(或达到省级标准)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和认定的课程,课程质量系数分别为1.5和2.0,每年建设经费3000元,有效期三年。认定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的课程质量系数为1.3,每年建设经费2000元,有效期三年。超过三年需重新认定。支持引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同步或异步SPOC课程,可参照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准进行认定。优先推荐参评优质通识课堂和优秀通识课程,参照《浙江科技学院优秀课程与优质课堂评定实施办法(浙科院教﹝2017﹞35号)》。

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开设“教师工作坊”,开展教学研讨和师资培训,给予工作量补贴。

各二级学院(部、中心)可酌情给予配套支持,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奖中有所倾斜。


上一篇:浙江科技学院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办法(修订)(浙科院教〔2019〕50号)

下一篇:浙江科技学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实施办法(浙科院教〔2019〕39号)